一位企业领导人曾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:“企业一时亏损并不可怕,最可怕的是职工感情的亏损。一旦职工对企业失去信心和热情,这个企业扭亏肯定是没有希望的。”仔细琢磨,的确很有见地。
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职工对企业的感情是一种巨大的潜在资源,把它发掘出来,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;失去或忽略它,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振兴和发展。前不久报上一篇文章说,江苏省江阴市澄江第三工业供销公司总经理梁正平,因经济犯罪走进监狱时,该公司累计亏损一千余万元,已资不抵债。然而就是这种情况下,公司领导却拥有五部豪华轿车,梁本人坐的则是“卡迪拉克”。职工受穷,领导如此摆阔,怎么能不伤害职工的感情,不影响他们的积极性,企业又怎么能不亏?细细分析,我们目前有的国有企业,为什么由盛而衰,长期摆脱不了窘境,未必是缺资金、缺人才、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好产品,而是缺乏职工与企业领导人心灵的默契,缺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的群体合力。君不见,一些企业领导人,摆不正自己的位置,高高在上,处处以“老板”自居,而把职工视为“打工仔”;在企业管理上缺乏民主,搞“一言堂”、家长制,听不进职工的意见;对职工缺乏深厚的感情,对职工的疾苦漠不关心。有的企业欠着国家的税款,拖着职工的工资,而领导人却照样挥霍无度,一掷千金,醉生梦死,结果伤了职工的情,寒了职工的心,得到的“回报”只能是职工与企业领导人离心离德,干群矛盾突出,职工潜在的智慧和创造性发挥不出来。
“一个人救活一个工厂”,这是一度比较流行的说法。其实,这只说明特殊人才的重要性,并不意味着一家企业可以靠厂长或经理一人包打天下。应当指出,特殊人才的作用是靠广大职工的支持,否则,纵有登天的本事也将一事无成。
“人心齐,泰山移”。这其中道理并不深奥。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、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,在干群关系仍存在种种矛盾的情况下,每一个明智的领导者,尤其是那些面临诸多困难的国有企业领导者,没有任何理由不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。我们要努力建立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平等、融洽、互助、合作的关系。这样,企业就不愁没有凝聚力,不愁摆脱不了困境,不愁度不过难关。